办公室电话: 028-82645689
语言版本:

中国西南地区需要国家森林步道

日期: 2018-06-03
浏览次数: 177
来源: 中国绿色时报
作者: 冉景丞
发布日期: 2018-06-03
浏览次数: 177

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森林步道。2017年,国家林业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森林步道,即秦岭、太行山、大兴安岭、罗霄山和武夷山5条国家森林步道。国家森林步道一经发布,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,公众对徒步体验国家森林步道充满了期待。


  但从第一批国家森林步道的空间布局来看,没有贵州、云南、四川、广西、西藏、青海等西南地区。这些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,森林类型和景观组成复杂,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,也是民族文化最丰富、最浓郁、最神秘的地区。由于文化历史久远,自古就有茶马古道、盐道等,还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,是红军长征最有故事的地区。如果中国的国家森林步道缺失了这些区域,在组成内容上就存在很大缺陷。


  为什么有国家森林步道


  人类走出森林,建立了国家与城镇。但随着工业化、城镇化、现代化的不断推进,健康问题却越来越挑战人类。特别是因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,让人们有一种逃离城市的期盼。于是,通过各种户外活动,亲近自然,强化自己,找回更多生活乐趣,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。在这种背景下,国家森林步道应运而生。


  国家森林步道通过穿越典型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,将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风景、历史文化区域用步道的方式连接起来,形成长跨度、高品质的带状休闲空间。在欧美国家,国家森林步道的建设与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,如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国家步道。


  国家森林步道的建设强调体现生态系统原真性、国家代表性和公益性,让徒步者体验纯真的自然荒野和传统文化,是认识自我,增强自豪感,提升民族自信心的物质基础。


  在我国,长距离的国家森林步道作为美丽中国山脉、林脉和文脉的具象化载体,如同长长的绿色项链,将散落在中华大地的森林公园、湿地公园、荒漠公园、国家公园、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自然和历史遗产地串联,组成国家美景画卷。这样的森林步道肩负着生态教育、遗产保护、文化传承、休闲服务、经济增长等诸多使命,是自然与文化的综合体,理应得到重视。


  国家森林步道不像公路、铁路那样产生直接效益,建设的工程量也远小于公路铁路,但一样需要建设投入。而这种投入的效益是公益性和社会性的,应该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
  西南期盼国家森林步道


  西南是我国贫困人口比例相对较大的区域,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是这些区域的难题和主题。特别是贵州、云南和广西,生态脆弱,土地承载力低,靠土地的直接产出脱贫是不现实的。若通过国家森林步道建设,可以将西南现有的森林旅游地以及其他自然和文化旅游地穿成线、织成网,既完成了可到达性,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系统,带动经济发展,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。


  以贵州为例,虽然贵州经济相对落后,但其生态资源是许多省份无法比拟的。其境内山高谷深,沟壑纵横,拥有典型的喀斯特美景。乌蒙山、大娄山、武陵山和苗岭,发育了乌江、赤水河、牛栏江、北盘江、南盘江、红水河、都柳江、清水江,形成了贵州四山八水的生态格局。这里也是野生动植物的生态乐园,有世界唯一的黔金丝猴,有世界2/3的黑叶猴种群,有成山成岭的中国鸽子树,有世界上保护最完好的喀斯特森林……以国家森林步道为主线,可以串联起周边以民族村寨为内核的旅游综合体,带动沿途乡村的振兴与发展。同时,还能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,享受美景盛宴的需要。


  笔者曾沿着北盘江峡谷行走了14天,在藤蔓攀附,古木丛生中,与黑叶猴、猕猴为伍,看它们在悬崖间游走,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,也让自己的意志得到了深度磨炼。


  在云南,无论是海拔较高的白马雪山、梅里雪山,还是适合绝大多数人旅行的高黎贡山,早已是户外者涉足的天地,只是还没有通过国家森林步道来规范和连接。


  森林徒步助力“健康中国”


  如今,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户外游憩的需求日趋多样化,对长距离徒步穿越自然区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。据初步统计,在中国,各类相关户外俱乐部超过1000家,户外运动爱好者达1.3亿人,其中每年的长距离徒步穿越人群在500万人以上,短距离的户外旅游更是呈井喷式增长。


  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的主体在山区、林区,将带有“荒野性”的稀缺森林景观、原真的自然遗产与生态景观保留下来。这让人们有机会走入森林、荒野,欣赏国家美景,感受森林魅力,继而热爱自然、热爱荒野,保护森林与荒野资源。


  在漫长的国家森林步道上行走,历经几天、几十天甚至几个月的徒步长征,徒步者的意志常常受到极大的挑战,从徒步中不断获取精神鼓舞,“坚韧不拔,百折不挠”。


  森林徒步是实现“健康中国”战略的具体举措,作为日常休闲的活动,简单易行。步道所穿越区域森林植被密集,空气清新,负氧离子含量高,还有各种植物发出的芳香物质,让人徒步走在步道上就完成了“洗肺”的过程。这可以减轻现代城市人群的工作和生活压力,强健身心。


  当然,要做好国家森林步道建设,必须开展充分的调研,不仅要充分用好已有森林资源、野生动植物资源、湿地资源调查数据,还要充分了解文化、历史、气候特点等。除了硬件的基础设施完善外,还要有丰富的软件作为支撑。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同时,还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好每个组成部分的具体设计,用生态的理念和方法去建设。


  (作者系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长、研究员)


分享到:
News / 推荐新闻 More
2019 - 10 - 06
4月28日,习近平总书记为2019北京世园会拉开序幕。4月29日至10月7日,对外展览162天。那我们就一起走进世园会吧!北京世园会为何如此受关注,它到底是个什么级别?它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、去年底开幕的南宁园博会是一回事吗?咱们普通人如何游览世园会?这些疑问,今天一次说清楚!园会是个啥会?有哪些类别?世园会,是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简称,指由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(AIPH)批准,以推动各国园艺领域贸易与合作为宗旨的国际性花卉园艺博览会。世界园艺博览会分为A1、A2、B1、B2四个类别。其中,A1类世园会不仅由AIPH批准,还要由国际展览局(BIE)认可,是级别最高、影响最大的园艺博览会。A1类世园会举办期限为3—6个月,必须覆盖整个园艺界的所有领域。北京世园会级别多高?北京世园会与1999年举办的昆明世园会类别相同,都是最高级别A1类。2019北京世园会是继昆明世园会、上海世博会和首届中国国...
2019 - 09 - 23
银杏叶枯病是银杏种植地区常见的一种病害,在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等地均有所见,但各地危害程度不一样。一般老种植去比新种植区发病重。发病初期常见叶片先端变黄,6月份黄色部位逐渐变褐枯死,由局部扩展到整个叶缘,呈褐色至红褐色的叶缘病斑。9月份病斑逐渐向叶片基部蔓延,直至整个叶片变成褐色或灰褐色,枯焦脱落为止。7-8月病斑与健康组织的交界明显,病斑边缘呈波纹状。9月起,病斑明显增大,扩散边缘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,病健组织的界限也渐不明显。一般大树比苗木抗病,雌株随结实量的增加发病率明显提高。另外根部积水造成根系腐烂或树势衰弱也能导致发病早而严重。一般说施基肥的较施追肥的感病轻;冬季施肥的较春季施肥的发病率低。银杏与大豆间作发病较轻,与松树间作发病严重,距水杉树近的发病严重,反之,则轻。其原因可能是此病病原菌与间作树种的病原菌相同有关(如水杉赤枯病)。在土层浅薄、下土板结、低尘易积水的地段上栽植;或...
2019 - 09 - 03
九月忽闻桂花香,不禁一阵狂喜,听说桂花一年香两次,盼着盼着,便呼吸到了久违的气息。在我生活的天地,种植了许多桂花树,据说桂花栽培的历史很久远,文献中最早提到是在战国时期的《山海经·南山经》,谓“招摇之山多桂”。《楚辞·九歌》也载有:“援北斗兮酌桂浆,辛夷车兮结桂旗”。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,桂花已成为名贵花木与上等贡品,在汉初引种于帝王宫钳苑,获得成功,唐、宋以来,桂花栽培开始盛行。如今的街道花园,挂花已是常见树木,我们往往通过闻于袭来的桂花香,感受着初秋的来临。偶尔出门活动,总喜欢亲临于此,享受着淡淡温雅的味道,比起夏日的群芳斗艳,不如清淡来的妙。我们常称桂花为“天香”,就来宋之问的《灵隐寺》中“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”的著名诗句,桂花大致分为四个品种:丹桂,金桂,银桂和四季桂,至于我隐约见到的是哪一种,我就不能分辨于此了。我只是喜欢这远飘而来的清气,它总是在落叶飞旋...
成都泽叶园林有限公司 办公室: 028-82645689 
地址: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喻庙社区4组20号(成青生态大道寿安段)
梁泽祥(总经理) 13881840646
(业务经理)18000000000
邮箱:EIMS@EIMS.COM.CN
Copyright ©2018 - 2020 成都泽叶园林有限公司
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