档案编号:
施工进度:
紫叶李,别名:红叶李,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,高可达8米,原产亚洲西南部,中国华北及其以南地区广为种植。叶常年紫红色,著名观叶树种,孤植群植皆宜,能衬托背景。尤其是紫色发亮的叶子,在绿叶丛中,像一株株永不败的花朵,在青山绿水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紫叶李喜阳光、温暖湿润气候,有一定的抗旱能力。对土壤适应性强,不耐干旱,较耐水湿,但在肥沃、深厚、排水良好的黏质中性、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,不耐碱。以沙砾土为好,粘质土亦能生长,根系较浅,萌生力较强。紫叶李整个生长季节都为紫红色,宜于建筑物前及园路旁或草坪角隅处栽植。
档案编号:
施工进度:
广玉兰(学名: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),别名:洋玉兰、荷花玉兰,为木兰科、木兰属植物。原产美洲,北美洲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。北方,如北京、兰州等地有引种。供观赏,花含芳香油。 由于开花很大,形似荷花,故又称“荷花玉兰”,可入药,也可做道路绿化。荷花玉兰树姿态雄伟壮丽,叶阔荫浓,花似荷花芳香馥郁,为美化树种,耐烟抗风,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强抗性,可用于净化空气,保护环境。广玉兰,叶厚而有光泽,花大而香,树姿雄伟壮丽,为珍贵的树种之一。其聚合果成熟后,蓇葖开裂露出鲜红色的种子也颇美观。最宜单植在宽广开旷的草坪上或配植成观赏的树丛。由于其树冠庞大,花开于枝顶,故在配置上不宜植于狭小的庭院内,否则不能充分发挥其观赏效果。花大且香,可孤植、对植或丛植、群植配置,也可作行道树。广玉兰,四季常青,病虫害少,因而是优良的行道树种,不仅可以在夏日为行人提供必要的庇荫,还能很好地美化街景。但栽种时应尽量选择较大一些的苗木,干径3~6 cm,高度2. 8 m 左右较为适宜。过小,则易遭破坏;过大,则移栽成活率低。道路绿化时,广玉兰与色叶树种配植,能产生显著的色相对比,从而使街景的色彩更显鲜艳和丰富。在绿化带应用中,将广玉兰与红叶李间植,并配以桂花、海桐球等,不仅在空间上有层次感,而且色相上又有很大的变化,打破了序列空间的单调,产生一种和谐的韵律感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。广玉兰在庭园、公园、游乐园、墓地均可采用。大树可孤植草坪中,或列植于通道两旁;中小型者,可群植于花台上。北京大觉寺、颐和园、碧云寺等处均配植于古建筑间。与西式建筑尤为协调,故在西式庭园中较为适用。
档案编号:
施工进度:
银杏(学名:Ginkgo biloba L.),为银杏科、银杏属落叶乔木。银杏为落叶大乔木,胸径可达4米,幼树树皮近平滑,浅灰色,大树之皮灰褐色,不规则纵裂,粗糙;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。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,老则广卵形;枝近轮生,斜上伸展(雌株的大枝常较雄株开展)。叶互生,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,有细长的叶柄,扇形,两面淡绿色,无毛。在长枝上散生,在短枝上簇生。它的叶脉形式为“二歧状分叉叶脉”。在长枝上常2裂,基部宽楔形。球花雌雄异株,单性,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,呈簇生状。4月开花,10月成熟,种子具长梗,下垂,常为椭圆形、长倒卵形、卵圆形或近圆球形。种皮肉质,被白粉,外种皮肉质,熟时黄色或橙黄色。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,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。银杏树生长较慢,寿命极长,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,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,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“公孙树”,有“公种而孙得食”的含义,是树中的老寿星,具有观赏、经济、药用等价值。银杏为喜光树种,深根性,对气候、土壤的适应性较宽,能在高温多雨及雨量稀少、冬季寒冷的地区生长,但生长缓慢或不良;能生于酸性土壤(pH值4.5)、石灰性土壤(pH值8)及中性土壤上,但不耐盐碱土及过湿的土壤。以生于海拔1000(云南1500-2000)米以下,气候温暖湿润,年降水量700-1500毫米,土层深厚、肥沃湿润、排水良好的地区生长最好的地区和平共处在土壤瘠薄干燥、多石山坡过度潮湿的地方均不晚成活或生长不良。
档案编号:
施工进度:
楠木,为中亚热带常绿乔木,最高可达30余米,胸径可达1米。主指桢楠属(phoebe nees)和润楠属( Machilus nees)木材。桢楠归类为楠木本类,主要有缅甸黄楠,小叶楠等;润楠归类为楠木旁类,主要有水楠,大叶楠,滇楠,紫楠等。桢楠和金丝楠均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,但有本质区别,桢楠木质纹理并没有“金丝”,带有闪光色彩的桢楠并非真的金丝楠。楠木为樟科常绿大乔木,国家二级保护渐危种分布区位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西部,气候温暖湿润,生长在气温约0-38摄氏度,年降水量1400~1600毫米的亚热带区域。楠木为中国和南亚特有,是驰名中外的珍贵用材树种。在我国贵州、四川、重庆、湖北等地区有天然分布,是组成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树种。由于历代砍伐利用,致使这一丰富的森林资源近于枯竭。现存林分,多系人工栽培的半自然林和风景保护林,在庙宇、村舍、公园、庭院等处尚有少量的大树,但病虫危害较严重,也相继在衰亡。